朱棣文(Stephen
Chu, 1948~)、克洛德·科恩-塔努基(Claude
Cohen Tannoudji, 1933~)和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 Phillips, 1948)因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方面所作的贡献,共同分享了199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正在行进中的原子被迎面而来的激光照射时,只要激光的频率和原子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就会引起原子的跃迁,原子会吸收迎面而来的光子而减小动量。与此同时,原子又会因跃迁而发射同样的光子,不过它发射的光子是朝四面八方的,因此,实际效果是原子的动量每碰撞一次就减小一点,直至最低值。这种在激光的作用下使原子减速就叫做激光冷却。但是实际上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存在,只有适当调低激光的频率,使之正好适合运动中的原子的固有频率,才能使原子产生跃迁,从而吸收和发射光子,达到使原子减速的目的。因此这种冷却的方法称为多普勒冷却。
朱棣文(左图)和他的同事们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技术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明了光学粘胶和磁光陷阱技术。他们让真空中的一束钠原子先是被迎面而来的激光束阻止了下来,然后把钠原子引进两两相对,沿三个正交方向的六束激光的交汇处。这六束激光都比静止钠原子吸收的特征颜色稍有红移,其效果就是不管钠原子企图向何方运动,都会遇上具有恰当能量的光子,并被推回到六束激光交汇的区域。在这个小区域里,聚集了大量的冷却下来的原子,组成了肉眼看去像是豌豆大小的发光的气团。由六束激光组成的阻尼机制就像某种粘稠的流体,原子陷入其中会不断降低速度。这种机制就叫做“光学粘胶”。但是处于光学粘胶中的原子会由于重力而往下掉落。为了真正陷俘原子,就需要有一个陷阱。朱棣文和他的小组在光学粘胶装置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磁性线圈,设计了一种根有效的陷阱,叫做磁光陷阱。磁光陷阱会产生一个比重力大的力,从而把原子拉回到陷阱中心。后来,他们又设计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原子喷泉”,借助原子喷泉可以对原子的能级进行极为精确的测量,因此有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建立最精确的原子钟。目前许多个科学集体正在试制这种原子钟。
与此同时,菲利普斯(右图)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在光学粘胶中缓慢运动的中性钠原子冷云团。他们发现,钠原子的温度约为40mK,比预计的多普勒极限240mK低得多。他们还发现,最低的温度是在与理论多普勒极限的条件下得到的。不久科恩塔努季的实验小组与朱棣文的实验小组就证实了菲利普斯的发现是真实的,并且他们两个小组几乎同时对这一理论和实验之间的分歧作出了解释。原来多普勒冷却和多普勒极限的理论是假设原子具有简单的二能级谱。可是实际上真正的钠原子都具有好几个塞曼子能级,激光能够把钠原子转变为按子能级布居的不同分布,并引起新的冷却机制。这种布居分布的细节依赖于激光的偏振态,而在光学粘胶中,在光学波长量级的距离里偏振态会发生快速的变化。人们把这种新的冷却机制称为“偏振梯度冷却”。
1989年菲利普斯访问巴黎,他与科恩塔努基(左图)的实验小组合作,共同证明了中性铯原子可以冷却到2.5mK。他们发现,和多普勒冷却一样,其它类型的激光冷却也有相应的极限。以从单个光子反冲而得到速度运动的一团原子所相当的温度就叫反冲极限。单个光子的反冲能量之所以会有一个极限值,是因为不论对多普勒冷却还是偏振梯度冷却,两者都会发生连续的吸收和发射的循环过程。每个过程都会给原子以微小但却不能忽略不计的反冲能量。如果原子几乎是静止的,免去了吸收发射循环,原则上就可以在稀薄原子蒸气中达到比反冲冷却极限还要低的温度,这就叫亚反冲冷却。20世纪70年代,比萨大学就已经发现,可以用光泵方法使放在强激光场中的原子激发到无吸收的相干叠加状态,即所谓的“暗态”。科恩塔努季的实验小组在一系列的实验中证明了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使最冷的原子最终达到暗态。这个方法被称为速度相干布居陷阱法。
朱棣文、科恩塔努基和菲利普斯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技术所做的研究打开了通向更深入地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行为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