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Wolfgang
Pauli, 1900-1958)因发现不相容原理(又称泡利原理),获得了194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4年,他从反常塞曼效应的研究中发现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不相容原理。他假设“在电子的量子论性质”中有一种“经典上无法描述的二值性”。对应当时的波尔-索末菲理论中的每一个量子态,事实上应有两个不同的量子态,需要用一个新的量子数来表征这种“二值性”,这样就应该总共用四个量子数来表征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在这样的前提下,泡利(左图)叙述了他的不相容原理:在每一个原子中,绝不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等价的电子,即不存在四个量子数都相同的电子。运用这一原理,人们解决了光谱规律中的许多难题,理解了原子中电子壳层的形成,以及当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时所观察到的化学性质上的周期律。
1925年,乌伦贝克和高德斯密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给泡利的第四个量子数提供了物理图象。泡利引用有名的二分量波函数和泡利矩阵,把自旋概念纳入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表述之中。这一工作后来导致狄拉克提出了他的电子理论并取得一些其他的重要进展。荷兰学者范德瓦尔登曾经指出:“从一分量到二分量是跨一大步,从二分量到四分量是进一小步”。
泡利以他的才智和尖锐的批评而闻名。当一种理论被提出来以后,人们总是希望听到泡利对它有什么看法。如果泡利不赞成,人们就会感到对那种理论有点不放心;相反地,如果泡利点了头,人们就会感到很欣慰。他逐渐成了一切新思想的公认的“裁判”,P.
埃伦菲斯特称他为“上帝的鞭子”,波尔称他为“科学的良知”。 |